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忆初心不忘来时路 凝合力共话十所情 | 建所66周年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26日     浏览次数:         

 

  5月25日,在建所66周年的特殊时刻,十所召开“百年荣光风雨同舟 六十六载同心同行”主题座谈会,回顾66年奋斗历程,牢记初心使命。退休老同志杨振中、刘嘉兴、谢澍霖,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十所所长张建军,监事会主席、十所党委书记汤兴华,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朱荣生、成都工匠青年代表张希东、电科百名杰出青年代表王侃、扶贫干部代表李罕以及首批青马学员、团干部、新员工代表,共70余人参加座谈会。

 

 

  三位退休老同志分享了十所66年来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感受,用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一代代十所人自力更生、不懈奋斗的故事。杨振中从自己参研的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说起,讲述了自己投身国防建设的心路历程,深情地说:“参加国防建设是我一生中最佳的选择。”并勉励十所青年要传承十所精神,攀登科技高峰。刘嘉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深空测控的崭露头角说起,回顾了十所在航天测控领域的发展,他号召青年们要坚定军工报国理想,用敢于创新的勇气、愿意吃苦的毅力实现十所更好的发展。谢澍霖结合工作经历,生动的讲述了科研攻关中经历的困难、克服的挑战,在他看来,在他那一代的十所人完成了对世界技术领域的追赶,而如今的十所人,要实现对世界的超越,希望老一辈科研人员的宝贵品质和优良作风能够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

 

 

 

 

  四位青年代表结合工作经历,分享了他们在十所的成长故事。朱荣生分享了自己从一个“小白”成长为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的故事,在他看来一切的成绩都来自于“比别人努力和付出再多一点”的坚持;张希东以梦想为线索,讲述了自己在4000多个日日夜夜的辛苦付出和不懈努力下,如何实现梦想并收获成长的故事;王侃以《敢梦想,勇追寻》为主题,结合自身经验提炼出军工院所青年人才成长的三步走模式,在他看来一是要在找准科研定位的同时去形成自身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二是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分段实现大目标,三是要用无数个细节拼凑出一个机会并牢牢把握,鼓励青年们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未来一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李罕分享了自己成为一名扶贫干部的心路历程,用亲身经历的故事带领青年走进小金县窝底乡窝底村,感受十所青年将自己置身于扶贫事业的担当。

 

 

 

 

 

  结合退休老同志和青年代表的分享内容,汤兴华对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认真学党史、学所史,要通过学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十所青年的智慧和力量,要通过学所史,了解十所从哪里来,有着怎样的文化和精神,在内心深处认同十所文化,与十所荣辱与共、共同发展;二是要心怀“国之大者”,要把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国家的需求、企业的发展中;三是要立足岗位做贡献,要踏实工作,从一点一滴的改进做起,从一朝一夕的努力做起,舍得付出,甘于奉献,相信必能获得进步与收获。十所也会为青年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帮助大家成长与发展。

 

 

  忆初心不忘来时路,凝合力共话十所情,六十六年砥砺奋进,六十六年创新图强,十所人用奋斗续写不凡,也必将用奋斗创造更大的奇迹。

 


  记者 | 党建工作部  郑梦雨

  编审 | 黄庭柏  编辑 | 郑梦雨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