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攻艰克难铸重器:某多波束项目攻坚记 | 使命年·攻坚“十四五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0日     浏览次数:         

  编者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天奥微视点特别推出“使命年·攻坚‘十四五’”系列报道,聚焦中电天奥、十所锚定“十四五”目标任务推动战略转型的行动,记录协同拼搏打赢“十四五”收官战的一线故事,展现天奥、十所人牢记强军报国使命、矢志奋斗的昂扬精神。

  

  某多波束能力升级改造项目从实施至初步完成设计,不到半年的项目研制周期像一块“警钟”一直敲打在每个项目团队成员的心里。从项目方案论证到项目研制阶段,团队负责人与成员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时间赛跑,每个节点计划都必须严格执行。

  

  时间被切割成以小时为单位的刻度

  时间回拨至2025年4月,项目启动会氛围凝重,“百日之期,既是军令状,更是荣誉状。”项目总设计师官劲回忆道。在项目周期内,他先后紧锣密鼓完成项目方案论证、合同签订以及项目实施。从顶层到底层的每一个设计细节都逐一参与梳理。

  软件副总师胡阳看着被不同颜色的标记笔划分得密密麻麻的表格,“每个节点都是生死线。”凭借坚实的工程积累和严密的逻辑推理将千头万绪的任务梳理成清晰的实施路径。

  在办公室的角落,黄东、樊舟杨等团队成员的工位总是堆满案例文档。“成百上千个测试案例需要逐一整理。”作为项目的主任设计师,他们同时扮演着“技术攻坚者”与“物资搬运工”的双重角色。忙碌的身影,已成为这个团队奋斗精神的生动注脚。

  更艰难的平衡来自项目副总师扈景召。作为另一所级重点项目的副总师,他的时间被切割成碎片:白天聚焦一个项目,夜晚切换至另一个战场,还要在间隙中完成项目投标前实物比测筹备工作。“就像在同时下好几盘棋,每步都不能错。”他笑着说,眼神里却透着执着。

  

  数字孪生:从理论到工程的飞跃

  数字孪生技术是首次应用到我国航天测控领域的新型相控阵地面设备中。这项源于基础理论的概念,经过团队无数次技术研讨,最终构建起“物理实体—虚拟模型—模拟训练—故障诊断”的一体化平台。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理论与实践的反复碰撞。数字孪生系统需要融合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仿真,在虚拟空间构建与实体设备完全对应的“数字镜像”。团队成员们将丰富的工程经验转化为典型故障的数字化模型,实现了地面设备故障的智能识别、诊断与辅助定位,就像给设备装上了“透视眼”和“预言书”。这套系统不仅能实时反映设备状态,还能通过历史数据预测生命周期,将传统运维提升至智能运维的新高度。

webwxgetmsgimg (1)

  

  党建红心引领科技匠心

  项目团队创新推行“党建+科研”深度融合模式,让党旗飘扬在技术攻关一线。在实验最紧张的阶段,党员突击队主动承担艰难任务,用实践诠释“奋斗从来都是进行时”的团队信念。

  这种精神力量转化为具体的创新成果:某相控阵测控系统典型部件自动化测试平台、数字孪生系统相继建成,实现了我国在此类相控阵测控系统数字孪生应用“零的突破”。

webwxgetmsgimg (2)

  随着项目的落地,我国航天测控领域注入了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这套如同“智能神经网络”的系统,将显著提升航天测控的可靠性、响应速度与智能化水平。

  百日攻坚,只是新征程的起点。在建设航天强国的道路上,这群与时间赛跑的科研工作者,正在用智慧与汗水,继续书写着中国航天的新传奇。


  记者 | 第三事业部 官劲、倪丽花

  编审 | 王晓冉

  编辑 | 李玥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