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职场人回忆录:要填高考志愿了?这一题我们会!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3日     浏览次数:         

  

俗话说的好

“志愿填不好,高分都白考!”

结束了高考的考生们

开始进入填报志愿的环节了

填报志愿看起来简单,实则不易

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想明白

自己要选择什么城市、什么学校

什么专业以及将来要做什么

不要慌

今天我们采访了多位在职场打拼多年

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小伙伴

通过他们分享的经验

希望能给考生们一点启发

  

  #1 “一个好的专业可能比选择一所好的高校更为重要。”

  

  

  姓名:李雪莲

  学历:博士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我在高考后选择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选择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以后好找工作。目前工作和专业的对口程度85%,所学的知识在现在的工作中大部分都能很好的运用。我很喜欢当前的工作,也认为这是一份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的工作,如果有第二次填志愿的机会,我仍然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在我看来,专业是工作的敲门砖,也有可能是终其一生都在从事的领域,一个好的专业可能比选择一所好的高校更为重要,在好专业和好学校不能兼得的情况下,建议优先选择好专业。

  对于专业具体方向的选择,在考虑是否好找工作之外,也要看是不是你想做一辈子的事业,如果不知道是不是你想要的,也不用太着急,大学还有几年时间让你充分考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再换也来得及。但如果不想读研,大学毕业就要找工作的,建议多问多看多想,慎重选择。

  最后祝愿各位学子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2 “数学锻炼的是基础思维逻辑,在工作中应用程度很高。”

  

 

  姓名:王侃

  学历:博士

  毕业学校:哈尔滨工程大学

  我在本科选择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属于数学专业,因为我对数理逻辑非常喜欢。在我看来,数学锻炼的是基础思维逻辑,在工作中应用程度很高,通过数学专业锻炼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是终生受益的。

  如果有第二次填志愿的机会,我依然会选择数学方面,可能是应用数学吧。

  我认为,从事研究类工作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是扎实的学习能力、清晰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逻辑能力、体系思维能力。强大的抗压能力和优秀的表达能力是锦上添花。三大核心能力在工作后再培养难度很大,周期更长。最好在大学本科就开始系统培养,基础科学专业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对三大能力的培养最集中,在读研或者更高层次深造的时候再转其他应用学科是最佳路线。

  

  #3 “填志愿前一定要多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

  

 

  姓名:曾逸文

  学历:硕士

  毕业学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当初高考选择了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设计、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等专业。因为当时觉得我国在发动机领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选择飞行器动力工程,事业上会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填报飞行器设计的志愿是觉得设计飞机很酷。选择自动化是觉得未来各种东西都会变得自动化,学习这个专业可以有很广的就业面。最终是学的自动化与电气工程。

  如果有第二次填志愿机会,我可能会选择计算机、牙医或者通信。

  我建议大家填志愿前一定要多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具体情况,有可能的话多去找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去问问专业的详细情况,要学习哪些东西,以后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网上多搜索多了解,可以看看网上推荐专业的博主他们对每个专业的分析。做好充分的准备再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

  

  #4 “勇敢地做出选择就好。”

  

 

  姓名:唐李杨

  学历:硕士研究生

  毕业学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我高考后选择了自动化类和通信类的专业,因为我父亲从事的就是电子类工作,小时候家里有不少电子元器件和烙铁等工具,我经常在家焊接发光二极管,应该是在那个时候就对电子产生了极大兴趣。我目前所从事的工作也比较对口。

  如果有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机会,我想我可能会去尝试一些新的方向,去选择机械类,毕竟男人对机械的热爱源于本能嘛。

  在我看来,每个专业都有自己迷人且独特的地方,发现它,与它为伴,结合自己的梦想,勇敢地做出选择就好!

  

  #5 “本科专业还是学习一些基础性的专业。”

  

 

  姓名:王钧慧

  学历:硕士

  毕业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

  当初高考选择的专业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和生物的交叉学科,哈工大是国内最早开设该专业的学校,隶属于计算机学院。当年生物和计算机都算是热门学科,个人也有一定的兴趣,所以选择了该专业。目前工作内容为软件研发,所应用到的专业技能就只剩计算机类的了,与专业对口程度大约为60%。

  如果有第二次填志愿的机会,我可能会选择计算机专业。因为交叉学科学习的内容杂而不精,新兴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不明朗,风险较大。

  我建议小伙伴们本科专业还是学习一些基础性的专业,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好根基。

  

  #6 “学校主要还是打基础,锻炼的还是学习能力。”

  

 

  姓名:蔡喆

  学历:硕士

  毕业学校:同济大学

  我是2001年参加高考的,当时高考是考前选志愿,填了计算机和应用物理专业,主要因为当时计算机比较热门,物理是因为觉得自己物理成绩不错,所以就选了这两个专业,后来录取到了应用物理专业,读研究生也就读了本专业的研究生。入所至今,一直从事毫米波组件和信道的研发工作。目前工作和我所学的专业有一定相关性,但并不对口,很多专业知识都是在所里工作以后学的。

  所以如果有第二次填志愿的机会,我可能会选择和工作相对对口的专业。

  我给大家的建议是,工作以后坚持长期学习,因为从短期来讲,专业对口确实有优势,但从长期来讲,学校主要还是打基础,锻炼的还是学习能力,大部分的专业知识都是从工作中学到的。

  

  #7 “要做好职业规划、要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

  

 

  姓名:袁涌

  学历:本科

  毕业学校:电子科技大学

  我在填报高考专业时其实很简单,就是觉得电子通信类的产品很神奇,出于对通信领域的好奇填报了电子信息工程。也是有几分幸运吧,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和专业还是比较对口。

如果还有第二次填报志愿的机会,那我还是会选择电子通信方向吧,因为现在还是挺喜欢这份工作的。

  我想小伙伴们在填报志愿时,一是要做好职业规划,想好未来的道路;二是要基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所在,这样后面才会事半功倍。

 


  编审 | 黄庭柏

  编辑 | 郑梦雨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