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要闻

外场故事2025 | 聚沙成塔,那些闪闪发光的日子

来源:     作者:信息发布人员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8日     浏览次数:         

  编者按:在建设世界一流电子信息研究所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天奥、十所人,他们时刻准备,是产品设备的守护者,他们无惧风雨,是四处奔波的赶路人,他们吃苦耐劳,是甘于奉献的保障者。他们的故事都发生在外场,一个承载了无数人使命与汗水的地方。即日起,我们将陆续推出“外场故事2025”系列报道,共同聆听动人心弦的外场故事,领略天奥、十所人的奋斗风采。

  两年多的时间,可以入门一种乐器,可以阅读上百本书籍,但对于第二事业部某软件团队来说,近一千个日日夜夜是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攻坚之旅,是亲密无间、相互补位的通关“游戏”。作为部门开拓性项目的重要支撑部分,团队从所内研发到外场联试,用智慧与实干,证明了十所人“永不服输”的宝贵品质。

协力齐心 有的放矢

  “今日进展、存在问题、明日计划”,这是产品负责人曹舟每天都要进行的进展汇报。“及时沟通汇报,快速解决问题”,是团队一直奉行的工作指南。当在联试过程中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内坚守的技术“大佬“们会马上支招,第一时间提供解决方案或是奔赴现场开展排故。当总体要求或计划有调整时,曹舟迅速向团队说明并调整工作内容,使得联试工作“短期有要点,长期有目标”。

640

精兵作战 务实为先

  用户的迫切需求、总体的进度计划,到了一线就全部转化为一行行代码、一次次的功能测试。项目不断推进的背后,除了技术骨干,还有一群脚踏实地的新生力量。信号处理工程师蔡奇秀是去年才加入团队的新员工。在外场联试,他总是格外“较真”,即便到了饭点也不停歇,始终要坚持排查完问题再去吃饭。软件研发工程师赵王善胤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即便已完成用户需求,他还是会结合数据结构、设计模式和底层架构不断优化代码,使得软件性能更加优异。还有产品负责人孙琳、数据处理工程师税旭青、软件开发工程师何忠会……虽然大多是入所不到三年的年轻人,但凭着务实负责的态度,大家都成为了项目的中坚力量。

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

  每一次的小进步,才能积累起大收获。两年多来,团队从最开始的试验星软件起步,通过扎实的测试成果证明了自身实力,成功拿下组网星软件的研发资格。2024年底,面对体制更复杂、工作量更大的任务,团队一直奋战到今年七月份。每天早上的准时集合进场、封闭战斗到深夜,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每天完成一个小目标”,团队埋头干实事,保质量保进度,最终按期完成了阶段性目标。

  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团队已转战至新的“战场”,开展下一阶段的联试任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接下来的时光里,团队将以时不我待的奋斗姿态迎接新挑战,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项目的顺利交付贡献力量。


  记者 | 第二事业部 孙琳

  编审 | 王晓冉 

  编辑 | 何少凡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