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所人的九三阅兵幕后② | 护航阅兵的通联卫士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九三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也更加坚定了天奥、十所人“强军报国,敢为人先”的初心使命。当一个个方阵以劈波斩浪之势通过天安门,当一架架战机昂首呼啸划破长空,属于天奥、十所人的阅兵保障故事,也在看不见的地方熠熠生辉。
距九三阅兵不足一个月的时候,在机场的停机坪上,一群身着浅灰工装的身影正与高温赛跑——他们是十所通信导航系统售后保障人员。肩负着确保受阅战机“听得清、联得上、导得准”的重任,他们守护着通联防线,以专业诠释售后尖兵的硬核风采。
阅兵活动是展示国防实力的重要窗口,每一架战机的完美亮相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确保系统绝对可靠,单位组建了“顶配”保障队伍:售后服务部外场骨干冲锋在前,项目主管每日紧盯进度节点,主管领导驻场统筹调度,效能总师亲赴一线破解难题,所领导轮番到场督战,构建起从一线执行到决策支持的全链条保障网,彰显了对此次任务的高度重视。
清晨6点,天刚泛白,他们已携带设备进场;深夜11点,星光渐浓,才拖着疲惫的双腿离场。烈日下,他们穿梭于滚烫的机库之间,时刻掌握战机动态;飞行时,顶着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奔走在起飞线,第一时间与用户沟通飞行情况,争分夺秒下载、分析数据。地面蒸腾的热浪裹着机身散发出的高温,让人头晕目眩,连续作业数小时后,汗水早已浸透工装,又在烈日下被烤干,在后背凝结出层层盐渍。
忙碌起来,吃饭成了“奢侈品”,面包配矿泉水是常有的午餐,往往匆匆吃啃上两口,又立刻投入工作。中午没有休息区,活动中心的折叠躺椅成了“充电站”,大家眯一会儿,闹钟一响便迅速起身。“只要设备稳定,这点累不算啥”,朴实的话语里,是对使命的执着。
高效保障更离不开后方的强力支撑。针对外场复杂问题,所领导与部门领导迅速协调二配厂家人员赶赴现场,24小时响应需求。保障团队与二配单位联手创造了“不可能”:30天内完成10项硬件整改、6项软件优化。某接口模块整改时,原本计划3天的工作量,团队通宵鏖战,24小时内完成升级;某项整改,内外场联动攻坚,将40天工期极限压缩至15天完成,用速度与精度排除所有隐患。
夜幕降临,机库的灯光依旧明亮。他们的身影不会出现在阅兵的镜头里,但每一次指令的精准传递、每一个完美编队,都凝结着他们的汗水。在高温与疲惫的双重考验下,十所人用坚守诠释责任,以专业护航盛典,在九三阅兵任务的保障中,写下属于十所人的硬核篇章。
记者 | 售后服务部 向俊松
编审 | 王晓冉
编辑 | 何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