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所人的九三阅兵幕后⑤ | 使命必达 做一名始终在路上的“背包客”
编者按:
举世瞩目的九三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庄严宣誓,也更加坚定了天奥、十所人“强军报国,敢为人先”的初心使命。当一个个方阵以劈波斩浪之势通过天安门,当一架架战机昂首呼啸划破长空,属于天奥、十所人的阅兵保障故事,也在看不见的地方熠熠生辉。
当暑气蒸腾着大地,灰白的水泥地被晒得发烫,蝉鸣在热浪中连成一片。在外场的停机坪上,一位穿着浅灰色工装的身影——售后保障人员任国炯,正迎着灼灼日光,穿梭在各型飞机中,为九三阅兵保障任务时刻守护。
每天,趁着清晨的停机坪尚未被烈日炙烤,任国炯进入设备舱内下载飞行数据。第一时间与用户沟通飞行情况、分析数据,时时刻刻保障十所设备处于完美的工作状态。
“你包里装的什么宝贝呀?”“你是结束保障要回去了吗?”看着任国炯一直背在身上的大背包,周围不太熟悉的保障人员时常这样问到。
“嘿嘿,这是我‘吃饭’的家伙”,任国炯笑道。为了节约来回取备件和仪器的时间,任国炯每天把所有可能会用上的物件都装在包里,以应对“不时之需”。就这样,任国炯背着大背包,完成了800架次的飞行保障。正是这“引人注目”的行装,以至于当用户或厂家想在现场找十所保障人员时,大伙们都会说,“你看那个背大包的就是。”
在外场,任国炯要做到24小时保障,作息时间与用户一致,起床哨声就是命令,不管是半夜还是凌晨四点,只要哨声一响,马上收拾进场。
面对故障,任国炯第一时间向机械师询问故障现象,写报告、排查线路、反复调试参数、查出故障根源,确保设备功能恢复正常。高效保障更离不开后方的强力支撑。针对外场复杂问题,所里从上到下快速响应协调,技术人员连夜开会讨论,形成分析报告,并向用户汇报排查方案,故障得以迅速排除,得到了用户的高度肯定。
除了现场保障的考验,集体驻场的生活条件同样艰苦。为保证保障效率,任国炯住进了十多人的集体宿舍,房间除了两排上下床,就只放得下两张办公用的桌子,两侧仅余进出的空间。一百多人共用一个卫生间、6个水龙头,每天的洗漱都是争分夺秒“取号”排队。
当问及参与九三阅兵保障的感受时,任国炯说到:“我是十所售后的一份子,我有幸能参加阅兵保障,我骄傲,我自豪!” 。一百多个日夜的坚守,换来的是亲眼看着战鹰翱翔的喜悦,这一刻,十所人用坚守诠释责任,以专业护航盛典,写下“售后坚兵,使命必达的硬核篇章。
记者 | 售后服务部 任国炯、刘进
编审 | 王晓冉
编辑 | 何少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