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题专栏

【十所百位党员故事】陈志远 | 入党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

来源:     作者:10所站点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5日     浏览次数:         

建党百年历史长河,

涌现无数动人故事。

十所承军工报国使命而生,

  经历多少峥嵘岁月。  

 

  近期,微视点推出“重温初心·百位党员故事”专栏。用中电天奥(十所)的百位党员故事讲述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拼搏奋进的历史,分享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的故事,重温那颗矢志不渝的军工报国初心。 

 

陈志远,党龄61年

他是第一批分配到十所的毕业生

他也用毕生见证十所的成长与发展

 

 

  一头银发,个子不高,这是所有人对陈志远的第一印象。出生于1932年8月的陈志远,今年已经89岁了。但回忆起与十所共同经历的岁月,陈志远的眼睛依旧闪烁着充满少年感的光。

 

  1955年8月,陈志远拿着一张国家统一分配的通知书到北京二机部十局十所报到,那时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启年,十所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个综合性电子技术研究所也刚刚诞生,成为第一批分配到十所的毕业生,陈志远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能感受到当时的激动。因为是建所初期,工作条件非常有限,除了由十局技术处留下的一个技术图书资料室、一个化工实验室以及少量的通用电子仪器设备,几乎一无所有。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建立国家的无线电研究所,只能靠自力更生,白手起家。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陈志远和当时为数不多的十所人一起,怀着毛主席提出的“我们正在做前人从未做过、极其光荣而伟大的事业”的信念,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投入到建设十所的征程!在北京虽然只有短短的近3年的工作经历,却是他走向社会、追求人生的新起点。他和大家一起除了努力学习和工作外,还经常参加一些学习交流活动,特别是亲耳聆听了华罗庚教授在十所做的报告,给了十所的年轻人许多人生的启迪。

  

  

  1957年秋,按照党和国家对电子工业建设的战略布局,陈志远和同事们一起,带上原十局留下的数万册的技术图书和少量电子仪器设备,沿着刚修好的宝成铁路翻过秦岭随十所由北京迁址到成都,在当时四面还处于荒野的成都西郊茶店子(现址),开始继续建设十所。

  陈志远曾在十所八室负责仪器设备的研制,因为工作需要,他又进入了晶体专业领域,从事晶体滤波器研制。在当时物资设备极为短缺的年代,陈志远积极想办法通过改造旧的设备仪器来解决精细加工和测量等问题,为所内航天测控设备中某应答机研制出5MHz窄带晶体滤波器。

  陈志远还曾任原九室主任,在担任部门领导期间,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他不但没有脱离技术工作,而是更加重视对石英谐振器基本特性的研究,包括对晶体的各向异性特性、切型及其温度特性、声波在晶片(声波导)中传播特性、晶体中相位嗓音的测量方法等,其研究成果均在国内各个专业期刊上进行了发表。

  1960年6月27日,陈志远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先锋战士。他说:入党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责任。在他看来,誓言不是靠说的,更靠的是要做,每个党员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誓言,完成肩负的责任。做到平时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危难时刻能豁出来,以无愧于党员称号。

  

(在大门前留影,左至右:邓国军、刘寅夫人、刘寅、钱毋荒、陈志远)

 

  陈志远是这样想的,他更是这样做的。工作中他牢记华罗庚教授的谆谆教诲: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累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他以入党作为新起点,以自己的工作岗位作为切入点,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中不讲条件,硬骨头抢着啃,既是大家的领头羊,又是大家的主心骨,带领大家一起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十使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时时处处都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大家做出了表率。

  1992年陈志远退休了。

  退休后的陈志远更忙了,他学太极、学新歌、学电脑、练书法、参观、旅游等,积极参加老科协的活动,为社会为十所贡献余热。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在党员的各项主题学习活动中积极撰稿发言,在党支部庆祝建国70周年座谈会上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歌颂党的成就、感谢党的培养和关怀,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让陈志远真正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每一个中国人揪心,疫情防控考验着每一位党员的初心使命。听闻十所党委在倡议捐款,他主动到退休办向离退休党总支书记表达了捐款的心愿。“我是武汉大学毕业的,武汉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家乡危难之际,我只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满头银发的陈志远一边激动地说,一边把5000元现金递交到书记手上。“我是一名党员,年纪也大了,不能到一线,就是想尽一点党员的责任,我们或许不是最美逆行者,但我们可以做最美守护者”。

  陈志远就是这样一名党员,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自觉践行当初的入党誓言。当技术员是一名勤学好问的学生,当专家是一名攻克难关的好手,当干部是一名好当家,他都是尽职尽责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责任与担当,用六十余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爱党爱国、献身国防事业的初心。


编审 | 黄庭柏  编辑 | 郑梦雨  

打印  |  关闭